欢迎访问中国民主促进会兰州市委员会官网!今天是

民进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世界的文明 历史的遗落

2016-07-04 16:26 来源: 作者:【字体:

  曾经我以为文化就是高知的代表和象征,会让人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于是也就拜读各类和文化和历史有关的著作;曾经我以为,读书可以让我不再困惑,可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却愈发的感觉前行的道路步履蹒跚;曾经我以为读书可以抵抗寂寞,在沉静中独得一份清闲的快乐,可越是沉醉于阅读,内心就越发体会到沉重与不安,换回的是一声慨然长叹。
  当代的文化学者都有很深的造诣,我也怀着敬仰的心态拜读他们的作品,当有一天偶然看到余秋雨先生的作品后,不禁为他敬重于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精神,以及对当代世界文明所作出的一系列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而折服。
  当秋雨先生的全系书籍拿到手后,迫不及待的读完了他的《文化苦旅》和《千年一叹》,于是心也就随着先生经历了一回痛苦的文化之旅,尤其是《千年一叹》,更是让我这个没迈出过国门半步的小市民全新的游历了一回世界。
  《千年一叹》这本书记录了秋雨先生在千年世纪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开启了一次千禧之旅,一行人长途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全书以游记的形式记录了在世界文明发祥地的所见所感,记录了秋雨先生感叹于历史文明的伟大,也感叹于曾经的辉煌在历史长河中的衰落。凤凰卫视组织的此次活动目的是环游世界文明古国,领略人类文明的精华和感受异国的风土人情。所以他们选择了希腊为此次旅行的第一站。路经除中国外的三大文明古国,埃及、古巴比伦、印度。也正是先生的此次经历,能让我们这些小市民在领略世界古文化遗迹的同时,得以有机会和大师一同来一声长长的叹息。
  翻开扉页,很快的随着先生的笔触游走于世界的角落,我沉浸在眼前落寞的苍凉,没有鲜明的色彩,没有繁华的景象,只有曾鼎盛一时如今却衰落得如此彻底的古文明,静静的,我的思绪跟随着它横贯了几乎整个亚欧大陆,跨越了几千年的时光。我似乎看到了拜伦在希腊石柱上的刻字,找到了拜伦的《唐璜》;再循着金字塔下法老们的身影一直来到尼罗河东岸的太阳神庙,陪同这些法老来庙里朝拜;然后探寻着中东古文明的辉煌,抚慰着西亚古文化的伤痛,再去感受喜马拉雅山下的静谧和对佛祖的虔诚。
  在第一站到达希腊时,他们所见到的只是狭小、陈旧、道路拥挤和人民闲散。只有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中看到一点文明古国的影子。先生已经看到,而且自去年以来的国际时局也已经得到印证,这种闲散的生活方式是包含着诸多弊病的,有很大一部分人从闲散的生活走向了疲惫、慵懒和木然,这很容易造成精神上的贫血和失重,结果被现代文明所遗落。先生所看到的,也正是当下为何希腊会出现经济危机,政局动荡的原因所在。可见衰落了的古代文明难以与现代结合,最后只能被现代文明遗落。
  希腊给人的感觉是蓝色的,无论是美丽的爱琴海或是作为希腊象征的巴特农神殿。但这只是最初的感受,至于那些大思想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他们滞留在千百年前对人生的思考已无法用现代的词汇去形容。先生在《哀希腊》一文中提到在爱琴海边的石柱上找到了英国大诗人拜伦的刻字,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刻字在石柱的底部,而且是恭恭敬敬用小写字母刻上去的,较之后来那些张扬地用大写围绕在他四周的跟随者,拜伦的敬畏之心不更令人敬佩吗?
  埃及的土地绝大多数是沙漠,所以它应该是金色的。埃及给人的感觉是神秘的,无论是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或是太阳神庙。仿佛埃及法老们一生所做的便是固守在高高的位子上,让无数人膜拜,神秘而古老。事实上,他们的确做到了让后代保有这份神秘,但这种自负的神秘也切断了自己得以延续的可能,失去了外界的理解。如果说希腊的街道还有一丝古今相融的惬意的话,那埃及就完全没有让人闲逛的兴致,就连一点象征文化特色的饮食都没有留下,仿佛除了数千年前留下的几座建筑便什么都没有了。
  接下来的同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遗址。古巴比伦是四大文明古国中最神秘的,巴比伦之意本就是“神之门”,这里有曾经令人神往的“空中花园”,也有令人肃然起敬的“汉莫拉比法典”石刻,而这个曾经孕育了古代文明的两河流域的重要遗迹,因为人类的贪婪而无法复制当年繁荣的景象。因为留下的实物遗址已被无情的岁月和贪婪的黑手糟蹋得不堪入目,也失去了往日的风光。看着残破不堪的墙壁,不禁有一丝感伤。感受着秋雨先生的慨叹,也正在此刻我回想起还在自己的少年时代,有一次偶然间报纸上的一幅标题画面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少年口中咬着匕首,身背步枪,在河中摸索跳伞逃脱的敌方士兵,我看文字介绍,才知道了伊拉克战争,也知道了少年摸索的这条河叫幼发拉底河,是孕育了人类文明的母亲河。就连一个少年都是满眼的仇恨,相信在如此的仇恨中文明的遗迹也理所当然的会在劫难逃。再想想当下,恐怖组织的劫掠,让本已经破败不堪的遗存更加荡然无存。我相信此刻的秋雨先生也只能摇头长叹。
  现在一提及印度,除了历史上玄奘取经的历史典籍外,大家的第一反应会是一列并不快的列车上密密麻麻的人头,还有贫穷和多发的强奸案。印度的人口密度是世界之最,无节制的生育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是导致人口暴涨的原因。先生笔下的印度给我的印象就如同从天堂坠入了地狱。泰姬陵那白色的优雅的圆顶竟成了印度惟一美丽的风景,梦中的恒河已没有母亲河的慈爱。当然,在这里我也找到了鹿野苑,知道了它神话般的传说,也知道了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真正悟道之后在这里与伙伴们讲自己的参悟之道,而后鹿野苑附近的弟子扩大到五十多名,他们聚集在这里听讲,然后以出家人的身份四出布道。因此,一人之悟在这里成了佛法,有了第一批僧侣。也从此时开始,佛、法、僧三者齐全,佛教也就正式形成。此后佛法盛行了一千多年后,玄奘法师来到了这里,将另一种文化带到了东方。而如今的印度,佛教却早已经衰落的显得过于冷寂。
  印度贫富分化的加剧,导致了人口的剧增,也导致了贫穷的蔓延。最触目惊心的是所谓的恒河晨浴,印象中那圣洁高尚富有诗意的画面应该是一生能来一次瓦拉纳西,喝一口恒河水,在恒河里洗个澡,是一件幸事。但现实是,恒河已经被愚昧与贫困无情的联系在一起。作为母亲河,恒河曾经哺育了多少两岸的子民,可如今,这些子民把她看成是一条通向天国的神圣水道,很多乞丐,而且大多是患麻风病的乞丐睡在恒河边,静静的等待死亡的来临,他们只愿依傍着她结束自己的生命,然后把自己的骨灰撒入恒河。
  尼泊尔人民的生活依然贫困,但是很干净。先生一路走来没有见到一个逢人就伸手的乞丐,也没有见到一个无事傻站着的闲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在忙。先生感叹于尼泊尔是个绿色的国度,而在这喜马拉雅山脚结束征途,显然是再自然不过了。当我随着先生望见那万仞银亮的喜马拉雅时,不禁也跟着他一同叹一声:回家,真好!

  我跟随着先生的脚印,将中国之外的古文明,全都拜读了一遍,而这些所看到的古文明发祥地,无一例外的全都已经衰落。在它们面前,目前世界上那些特别发达的地区,完全是一个少不经事的婴儿,而它们的年岁,却成了当代文明地图上的瘢痕,年岁越高,瘢痕越深。在它们已然衰落的同时,我们也在幸运的感叹中国却奇迹般的存活了下来,并且比较完整的保留了我们的文明。造成它们衰落的原因是它们在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发生冲突时没有及时采取好的应对措施。而中国却在自我的修正和努力下,顽强的存活了下来,跟上了现代的节拍,很好地融入了国际。
  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缘于地理环境的阻隔,当其他古文明在互相进行“他杀”和“自杀”时,我们在悄然滋长;也缘于文明的体量,避免了小体量文明的吞食;更是统一普及的文字系统和实用理性的中庸之道,避免被解读的分割、封闭和中断,也避免了宗教极端主义;我们还要感谢科举制度,避免了社会失序和文化失记。这是先生总结的,但是我觉得他总结出了中华文明得以延续至今的重要基石。
  时代的变迁就在弹指一挥间,我将大脑停留在我们五千年风雨变迁之时,身边的世界似乎已然将我抛在远远的地方。世界的文明尚且如此,而在我们个人的身上又何尝不是呢?有时候我们总是停留在曾经的过去而沾沾自喜,自以为站在思想的制高点,未曾想社会发展的滔滔洪流在不经意间已经将我们远远的抛在无法追及的沙滩之上。历史的发展总是如车轮般滚滚向前,我们只是被动的前行,在这个社会瞬息万变的高速路上,我们不应该一闪而过,任何事情,包括工作、阅读,都不应去做一些速食消费,静下心来,停下脚步,驻足细细观看,也许会领略不一样的风景。

  掩卷沉思,觉得身心一同接受了一次洗礼,好似在菩提树下听了一回释迦牟尼的传经布道。读一遍《千年一叹》,我在感叹千年的世界,也在感慨着在前行的路上多一些驻足的感叹,少一些虚无的追求。

(作者郁文生,本文荣获兰州市民主党派机关“我读好书”征文活动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