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民主促进会兰州市委员会官网!今天是

参政议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建言献策

关于推进我市智慧教育建设的建议

2021-05-24 16:33 来源: 作者:【字体:

近年来,市教育局先后印发了《兰州市智慧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兰州市教育信息化2.0三年行动计划暨数字校园建设综合解决方案》,为我市智慧教育建设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全部接入互联网,师机比1:1,生机比9.6:1,教学“班班通”覆盖率达到100%。建成涵盖教育管理暨优质教育资源的“兰州市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投入使用“兰州市教育局网络协同办公系统”、“兰州市教师管理系统”、“兰州市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等网络管理服务平台。部分学校通过网络直播平台直播课程,共享名师优质资源成果,有效提升教育创新发展、均衡发展和优质发展。我市智慧教育建设正在由“三通两平台”建设应用为代表的教育信息化1.0时代向2.0大力推进。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我市智慧教育要顺利实施、有效推进,还存在以下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在教育信息化2.0的大背景下,“数据孤岛”仍然存在。全市智慧教育建设缺乏市、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教育数据没有统一的度量尺度和交换标准,导致了数据交换困难、无法体现数据的价值;二是智慧教育建设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以目前市、县(区)的财力,短时间内很难有较大的投入;三是信息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导致智慧教育所用技术相对落后,造成一定浪费。此外,教育系统统一的智慧教育支撑、服务平台还未完善,部分处于先行先试阶段的县区和学校选择的软件开发公司、云盘服务商、数据端口、应用系统等有较大的差异,兼容、共享较为困难;四是部分教师、家长的思维阻碍了智慧教育的快速推进,特别是对新技术陌生的中老年教师阻力较大;家长对学生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也心怀疑虑,这阻碍了智慧教育的推进。

为推动我市智慧教育进一步有序快速发展,建议:

(一)提高认识,统筹推进。继续推进我市教育信息化1.0建设和更新,并逐渐向教育信息化2.0迈进。尽快制定通过《兰州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2.0环境下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评估标准》以及《兰州市教育云建设与应用工程》、《兰州市中小学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行动计划》、《兰州市师生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兰州市教育管理信息化行动计划》等配套文件, 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具体的指导文件。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兰州市“智慧城市”建设为依托,将“智慧教育”融合到“智慧城市”之中。市委、市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智慧教育工作的领导,对全市教育信息化制定的相关文件进行审定和发布,组织协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同心协力,共同推进智慧教育发展。

(二) 科学管理,稳步推进。 智慧教育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育形态,专业性、技术性很强。在推进智慧教育的过程中,既要与时俱进,也要避免急功近利。要精细谋划、 科学管理,分步实施。教育部门要适时评选兰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学校,为全市智慧教育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相关部门要合力打通“数据孤岛”,实现市、区、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并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农村地区。

(三)积极探索,优化效果。智慧教育建设是大势所趋,在抓紧抓实硬件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现有师资队伍的培训,帮助其养成“互联网思维”、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力求青年教师要过硬、中年教师要过关、老年教师要适应;要在全社会加大推进智慧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意义的宣传,从而使智慧教育在既有强劲内生动力、又有良好舆论氛围的内外因素保障下顺利推进。将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纳入对学校的绩效考核,对学校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评价。要经常性地组织智慧教育示范学校的交流会、分享会,最终实现共同推进智慧教育的目标。要合理测算经费使用需求,从实际出发,通过规范程序,调整财政资金使用节奏,加大对智慧教育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四)不忘初心,与时俱进。教育的本质是培育人,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更要“面向未来”, 这就要求既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更要着眼育人、不忘初心。一方面,要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实现规模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同时,依托市教科所、市电教中心,将我市中小学参的好课程、优质课、微课等上传到资源平台库,形成兰州特色的海量精品教育资源库并实现常态更新。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传统教育经验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扬弃,明确教育信息化的初衷在于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开展研究性、项目化、合作式学习以及提升教学管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校共育、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

智慧教育是构建“互联网+”条件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抓手,它通过教育理念重构、教学组织重塑来推动教育管理流程再造,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优质的教育,从而为破解我市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提供答案。